前几天,我看到了Yjango批评思维有了模型的一段视频。
看完后,我意识到了很多问题,删除了之前关于「熵」的相关文章。
反思如下:
1.有错有惩
2.别被洗脑
3.不要抄,多积累
4.理论试错
5.适用边界
一、有错有惩
如果在网络上发布错误信息(谣言:如假新闻、错误套用理论等)。一旦扩大,就要承担对应的后果。
二、别被洗脑
网上看到一些信息,感觉很有道理就会信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无知,加上没有验证、思考。
看一段读者的评论:
对我而言,有启发和收获的就是好文。有勺子,可执行的就是好文。至于是不是鸡汤文,科学概念是否正确严谨,都不是我关注的点。况且以目前b乎的文章质量,优质二字在我这还是担得起的
摘自思维有了模型–熵增定律文章中一位读者的评论
可见,我们关心的不是它是不是事实,而是它对自己有没有启发,有没有用。
关键词:事实,有启发,有用
正确是大前提,其次,才是有启发,有用。
思考:为什么我这么说呢?
如,对自己有利就是好的吗?
没错,我因为无知,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网上看了一个信息,说把微信挂在某网页上能赚钱。我试了下,真的,一天1块左右。
真好,能持续不断地“获利”。
导致,我不关心这钱,是怎么来的。省得麻烦,就不去考察这东西有没有问题。
因为我相信,对自己有利就是好的。
万一这样呢?
别人犯了错,自己也跟着犯错。
那么自己也会跟着承担责任。
显然,自己的能力有限,把握的信息有限(无知),导致容易被人忽悠,还可能跟着别人犯错。
在对一件事,不确定对错的情况下,最好放弃做这件事。
这是我家人提示我的。
指示我,要么不做,要么去搜集更多信息,验证它的合理性。
未完待续……
end
文 / 反反复复付出
2022.03.07,日更的 34/3650 天

种个模型树 模型=思维模型,树=体系化 29篇原创内容 –>
公众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liuo.com/26853.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liuo.com/2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