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怎么做自媒体运营的,回农村做自媒体?

种得土地,百事可为。

我的祖父祖母是农民,父母也是农民,我是农民工,从小的耳濡目染,山地劳作,种植于我就像是本能。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听女同事说带的菜是自家种植的蔬菜,脸上的欣喜神情仿佛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我也在种植蔬菜,地是精心挑选开荒而来的。种植,土壤是第一要素,还要计算光照的时间,一般四小时就极好了,过多会影响口感,过少则长不旺盛,最好不要受树阴的遮盖,夜间的露水对蔬菜也是一种养份。

土地是实实在在的,须诚心诚意的付出,它绝不会辜负你所有的努力。正常天气情况下,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诚如古人所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重基肥,精培土,想吃什么就栽培什么。撒播的种子从期待中发芽到长成一片翠绿,每一天都在演绎着生命的奇迹。在对的时间种适时的品种,最快一个月的时间就能采收到自己种植的蔬菜,从菜园到餐桌,新鲜看得见,吃到嘴里不仅仅是美味,还有满满的成就感。

种菜也是有很多小窍门和,比如:收集雨水用于浇灌,用细沙和腐叶土“制造”生土,制作堆肥增强“地力”,育壮苗选择有机土壤,上盘,定植,搭架,除虫,采收,观察蔬菜的习性,气候对作物的影响……这些在书上都可以查阅得到,不过要亲力亲为,模仿并创造性地改进方可变成自己的一项生活技能。

种菜虽然辛苦但也是容易上癔的,一旦收获过自己种植的蔬菜,就想扩大规模,种齐所有的品种,有一个绿意盎然的菜园,自给自足,闲时除草施肥浇水,做一个快乐满足的农夫岂不美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那就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尽最大的努力耕作,丰收的喜悦足以抵消所有的劳苦。

小时候最喜欢和伙伴们在田野间放牛、玩耍、捉鱼摸虾,锇了就在自家的菜园采几个菜瓜和西红柿吃,有熟的香蕉当然不会放过。最讨厌农忙的季节,因为这意味着手会长几层老茧,肩膀被磨得红肿,山间的稻田更有令人害怕的蚂蟥…收回来的粮食,父亲常常不屑地说:这能换几个钱,好好读书,将来到城里捧个“铁饭碗”,挣的才是白花花的银子。

城市的生活并没有想像中美好,我还在夹缝中挣扎生存着。能拥有一块地种菜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父母的勤劳刻苦延续到了我的身上,父母的教导还萦绕在耳畔:深耕厚植,用勤劳、诚实和汗水换来瓜果飘香,满园丰收。每当奔波一天回到家里的小菜园,呼吸到草木、土地和蔬菜散发的芬芳,才能找回久违的放松与平静,瞬时,熙嚷吵杂的外界与我无关,瞬息万变的世界于我无关,人生的成败、工作的得失、生活的烦扰,都可暂时放下。也许只有让身心回归田园,回归自然,才能找到淡泊从容,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吧?古时候的文人仕途受阻后归隐田园,经一番辛苦劳作后,从而写下很多脍炙人口,清新亮丽的田园诗篇,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依然经久不衰,不就是明证吗?!如果为种菜这个习惯加一个期限,我想是一辈子。

我有一个田园梦,与山为伴,与菜为邻,亲水楼台,都市农夫有庄园。揽山水之胜,阅繁华如浮云,即使是身居陋室也甘之如饴。庭前水潋滟,深谷鸟鸣渊,种菜东篱下,悠然见钟山。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在城市里有一块地种菜是不容易的,更多的人选择在楼顶或阳台用花盘栽培,养花种菜…让攀爬上窗台的一抹抹绿意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花盘栽培,土壤更是第一要素。购买种子的时候,偶然看到有蚯蚓粪肥出售,看了说明知道蚯蚓屎为天然有机肥料,蚯蚓制造的这种团粒状土壤最有利于植物根须的充分发育,内含腐殖质、氮、磷、钾等养份,保湿、保肥、不烧根、是理想的栽培用土。既然是天然有机肥料,大自然中肯定不会缺少。于是,工作之余在林木茂盛,水草丰茂的低洼处,采集到了大量的蚯蚓粪土,经过筛粉碎去除树枝树叶杂草后,填充到花盘里开始了有机栽培。经实践,蚯蚓粪土确为理想的栽培用土,疏松肥沃,种啥活啥,且长势良好,无须精心浇灌也能吃上口感一流的蔬菜。有机种植并没有想象中困难,用真正的有机肥料把园土改造成优质的有机土壤,是迈向高品质蔬菜种植的基础,之后一顺百顺,意想不到的是有机种植不但能让蔬菜变得更美味且丰产,因为它的采收期也变长了。有机是什么样的味道?有机就是特别,有着自然的甘甜芳香,吃一口就品尝出与众不同的味道!

春天是万物生发和季节,也是天下所有农夫忙碌的季节。“开春一锅端,种地早盘算”。多找几个塑料桶凿上排水孔,多采集些蚯蚓屎,多种些优良的品种,里面一定要有草莓、彩辣椒、水果黄瓜、各种颜色的小西红柿,还有爬蕂的丝瓜、南瓜,甚至美味的菌菇。小的时候,我可是跟随父母种植过菌菇的,那时虽年幼但劳动的场景我仍记得:在半涸的鱼塘捞淤泥,挑到晒稻谷的地坪上晒干并敲碎,装到房间搭好的几层木架上,洒足水后再打上菌种,过了十五天左右,走进湿润阴凉的菌房里就会看见圆圆的白白胖胖的磨菇长在黑黑的土壤上面,很神奇似的,每天早上父亲采收磨菇送到收购部后都要背着喷雾器在菌房里喷水,在高层的木架上有时父亲都叫我爬上去协助他喷水,我知道父亲的专注与期待,因为这些洁白的小精灵将换成子女们上学的费用,冬天还得在带温度计的菌房外烧锅炉,以提升房间里的温度和湿度,由此可见,菌菇类农作物对气候要求非常严苟,待日后条成熟,一定要尝试种植。

我的母亲是一位从大山里嫁到农村的妇女,非常的勤劳能干,也是很出色的菜农,每天早起浇菜,采摘一担新鲜的蔬菜挑到小市集上售卖,中午买一些鱼或猪肉来改善伙食。小时候的味道,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味道。现代的农业技术己经很先进很发达了,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自然的栽培才是口感最好的。

种菜时常让我想起和父母兄弟姐妹在田间劳作的日子,仿佛他们都在身边,连同那些儿时的伙伴,生命中的这些失去是必然,但在我的心灵深处却一直真实地存在着,农忙的时节,在田间地头吃中饭或晚饭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总会热情地讨论着一些农业的谚语,我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地傻笑着,这时,父亲和母亲会异口同声地说道:你能把庄稼种好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得倒你!

光阴似箭,我们曾经的所有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连成了一段段回忆,一串串思念,它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随着岁月推移而愈加清晰,时代与命运的洪流将我们冲向西东,但愿我们都能凭勤劳的双手,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此时,我正晒着太阳,喝着现熬的豆浆,吃着现烤的面包,望着满园的青绿欣欣向荣,此刻,也回响着一句话:“种得土地,百事可为”。

后记:这是关于我的人生的最真实的生命之作。

追求生态化、文化与艺术为内涵的人生价值提升;回归田园,回归自然,诗意栖居的生活,会成为未来的流行趋势吗?管它呢,种菜是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我孤陋寡闻的印象中,种菜绝对是有屎有粪的美文,唯一的!

种菜可以看出很多前人的影子,重要的是我是种了很多年菜后才写此文的。

种得土地,百事可为。可以理解为或赋与它:像种地一样诚心诚意地全心全意的付出,刻苦,耐劳,勤奋,参透天时地利人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一定会有所成就。

若可,就让我成为震惊文坛的农民工吧,其实我早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一无二的农民工,不是吗?

“文章做到极致,无有他奇,只有恰当”。农民工虽然是一个略为沉重的词眼,然而我在这篇文章中用这个词实现了四两拔千斤之巧和一言九鼎之重。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如果我的祖辈不是农民的话,可能得推算到关羽关汉卿那一代。真的有点远,不好意思拉上关糸。

最好的文章,是用生命来书,甚至可以说是浑然天成的,至于外力和技巧也是天成的一部份。这篇文章初写成于2019年春节前夕,带着乡愁带着泪光带着人生的千滋百味去书写的,那时我正好在自学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读过鲁迅先生《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株树。很另类又耳目一亮的开头,想不让你记住都不行。于是我也带着自嘲和悲凉写下了我的祖父祖母是农民,父母也是农民,我是农民工的呐喊。辛苦半生,飘零依旧,看似有立足之地,有稳定的工作,也仅仅是不愁温饱,有点大风大浪仍有朝不保夕的惶恐,想要淡泊从容,宁静致远,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我写的这个开头实在是太过于非凡了,因为是华夏5000年文明中唯一的农民工,我用饱满的内容和出色文采才撑得起这般响亮的名号,否则也只能徒增笑柄。(其实农民工的字眼90年代末才出现)

种得土地,百事可为。看上去肯定是出自《菜根谭》的嚼得菜根,百事可为,其实不是,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并没有读过《菜根谭》,只是很多年前找工作的时候走过一家饭店的玻璃墙看到大堂内的一幅字:嚼得菜根,百事可为。当时就理解为,只要能吃苦,什么工作都能干好,能在城市扎稳脚跟的。至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我唯一记得的就是天下皆知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篇文章写好后,我很欣喜,萦绕在心头的乡愁和在他乡的狼狈与不堪终于找到了文字的出口,我觉得我写出了一篇名作、时代手笔、黄钟大吕之声,在文学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有了这个精神的家园,傍山靠水的田园梦,在那都不再是流浪。我兴冲冲的跑去复印,兴冲冲的跑去公司的内刊编辑部投稿,稿件被选上了,但因为我不懂电脑稿件和其它原因,最终还是未能刊登,我说我不要稿费,稿费给你,给我发表就行,最终也未能刊登,那个实习的小姑娘给我发信息的时候我正在新华书店看书,当时我激奋得回了她一个信息:我的书会在这里正式出版发行后,再学电脑。能不激奋吗,之前投了好多篇稿子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才选上一篇不要稿费都不给刊登,我只想把内心愧疚,乡愁……通过文字飘向那精神的远空。不成,这将是我的最后一次的投稿,这一次次的挫折更给我写作的努力,我一定要写出好的作品,要在全国最好的纸媒《读者》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我有随手翻阅的习惯,工作时间阅读内刊领导不会干预,可我已经好几年也没有找到发到门店里的内刊了,其实我不是门店的正式员工,是联营厂家的员工。

如今书仍未出,写作并不容易,要不是觉得使命在身,真的可能无法坚持,看看电影,玩玩游戏,跟朋友在训练和比赛场上角逐后大吃大喝,不比什么都好!现在什么都离不开电子产品了,玩自媒体用电脑写作,从零开始,不会打字就用手写板,写作不需要你成为电脑通,有创作热情、创造力和文学才能就够了。

没有写作之前,很多很多的书我根本读不懂,自从能写作之后,很多很多的文章都让我读得热泪盈眶,因为是在书店里而不让它流下来而已。文学就会重塑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敏感,细腻,有生趣,诗意盎然,或者是让人变得善良,丰富,高贵。你可能得读懂了人生和生活,才读得懂文学,也就是说作者所要描绘的心境,情境,意境,你都能了然于胸和与之共鸣,读懂了文学,又学会了创作,让自己成为立体的多维度的内心有时空的人,可能庞大的知识库都为你所用。

“文学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有了语言文字,许多崇高的思想,许多微妙的情境,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才能那样的流传广播,由一个心灵出发,去感动无数的心灵,去启发无数心灵的创造。这感动和启发的力量大小与久暂,就看语言文字运用得好坏。……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单是“行远”这一功用就深广不可思议。”一一朱光潜

致永恒的文学的传承!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刻,太白兄就在我的心中,此时,我就是李白

我写的不仅仅是文章,更是在积累精神的财富!

?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农民工返乡怎么做自媒体运营的,回农村做自媒体?

农民工返乡怎么做自媒体运营的,回农村做自媒体?

农民工返乡怎么做自媒体运营的,回农村做自媒体?

?

?

?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liuo.com/2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