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在那个时代,很多家长见证了身边重视高考的同学,通过读大学改变人生的奇迹。
所以那时人们憋足劲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现实价值深信不疑,有着客观的基础。可物以稀为贵,人才也是一样。随着高校生的增多,不少人已经发现考试很难实现阶层晋升的现实。
不上学做直播月薪过万,高校生起薪只有3千,合理吗
学习的意义有很多种,可以肯定的是,念过大学的人跟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在综合素养和思维方式上,会呈现出很多区别。

这也恰恰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上学却有一个很现实的目标,那就是毕业后养活自己。这才是众多底层家庭花费成本培养大学生的缘由。
可随着就业形势的走低,越来越多家长开始重新捡起“上学无用论”;虽然这种思维很肤浅,但更让人无奈之处是,现实的生存问题会让不少毕业生也产生了疑问。
有位女同学在网上发出的感慨,想不到引发许多网友的点赞和共鸣。她表示:自己老家有位同学,学习成绩差很早就离开了校园,现在做直播每月有1万左右的收入。

(网络图片,与内容无关)
而她本人始终是乖乖学习的那批学生,大学毕业后起薪却只有3千。而且这点糊口的工资也并不是很轻松就能拿到的,别看是在办公室,同样是“社畜”模式。
白天上班要看领导的脸色,下班后还要常常盯着工作群,卑微地回复着“收到”。加上小城市管得不严格,毕业生什么时候能上五险还是未知。
这让女生忍不住思考,自己多年以来努力学习的意义到底有多少?虽然没有考上985、211院校,找工作不能跟学霸比;但是放眼过往的同学,好像并没比那些不上学的人过得更好。

大学生变“大学牲”,为何学历高反而工资低,还更容易被压榨
女生坦言自己很羡慕对方,从小上学就没有多少压力,乖乖女还在为考试担忧时,那位同学可以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家长也没有指望她能有好成绩。
毕业后赶上自媒体时代,唱唱歌、聊聊天就有人刷礼物,就算不是大网红,至少收入已经胜过很多成绩好的毕业生。

看到对方很快靠自己买车,而她只能每天挤着公交,女生感到既羡慕又无奈。想不到评论区的网友们“安慰”起来也是“阴阳怪气”。
大家一改互相鼓励劝勉的态度,开始运用起“反讽”手法,比如说:“虽然你赚的少,但是你干活多啊”。还有人留言说,做直播是青春饭,可青春饭也许能赚到你余生的收入。
这届网友可真会安慰人啊。当然,这种反语透露的是很多高校生面对无奈现实的自嘲。他们还给自己起了个绰号,叫“大学牲”,牲口的牲。

意思是读完大学的他们,在踏入职场以后可能不仅没有通过高等学历获得逆天改命的机遇,反而甚至容易因为“是大学生”,遇到更多不被尊重和珍惜的情况。
有毕业生表示,同样的工资招来一名服务员,没学历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根据工资水平决定工作态度,老板却不会说什么。
但是如果招来一名大学生,他们会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做事、任劳任怨。或许这就是因为学习更好的人,往往习惯了接受外界提出的标准,遇到事情先反思自己的问题。

这本身是优点,可是在工作中却常常成为被利用的缺点。于是,大学生变“大学牲”,素质越高反而越容易被压榨,做了更多的事未必拿更高的工资。
选对行业胜过努力,大学生需要尝试更多可能
没学历的网红扭一扭就能比很多大学生收入更高,这样的现象值得深思。但这是时代环境造就的,毕业生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就不能一味抱怨。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选对行业之后努力才会有更多回报。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或者单位,本身利润很有限,那么分到毕业生手里的工资也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而且,对方虽然没有良好的学历,但是在她所处的岗位,肯定有着自身的优势。大学生也要学习尝试多种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方向局限住,尤其是年轻时,试错成本较低,更要抓住机遇。
【话题】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liuo.com/2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