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视频制作的工作内容,自媒体视频制作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做自媒体也要有使命感,

大家好,我是佳翼。

自媒体与报刊杂志,电视台,电台等媒体性质都是一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受众群体的差别和团队运作与个人运作的差别。

媒体的本质都是通过某种平台传递信息,至于传递什么样的信息,那就是媒体的定位问题。

我们现在做的这个自媒体有点与电视台媒体类似。如果是电视台,主持人,编剧,导演,其它工作人员是各有分工的。而自媒体人,集主持人、导演、编剧为一体,是一个全能的角色,尽管,进入自媒体行列的门槛不高,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却不能说没有门槛。尤其是在大量同质视频竞争比较激烈的前提下,如果我们的视频缺乏内涵,制作水平不高,一定会影响到播放量

粉丝对于自媒体人来说非常重要,粉丝播放量不仅仅影响每个视频的定价,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粉丝数量的增长对于自媒体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是自媒体人做下去的动力。

一个自媒体人要想经营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做自媒体也是在经商,文化界的商人更不好做,要求更高。虽然说平台对做自媒体个人素质没有什么要求,但是观众对自媒体人是有要求的。是不是能坚持下去,这对自媒体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最近常会看到有人拍视频劝告那些还没有进入这个行列的人慎重选择,甚至听说有一些大咖都停更了,转行了,当然我是听说的,也是听这些做自媒体的人说的,在做自媒体的这个行列中,我是个小字辈,才刚刚入行,通过中视频计划才刚满三个月,所以我在这个行列里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学生。

我过去做过公司,也做过媒体,因此,我想就我的经验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做自媒体和经营公司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从个体行为的意识中转化成经营公司的思维方式,坚持下去,会有一些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做自媒体,虽然规模很小,但依托平台的实力受众面却是不小的。再加上同质类的产品竞争,要想把视频做好,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吸引观众的眼球,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啦。因此,选择做自媒体,以一个小商贩的思维进入,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商贩的目的很明确,我有多少产品,我卖出去多少产品,我今天的利润是多少?我每一天能挣多少,赚不赚钱?赔不赔钱?都是以天来计算的,最长也不过以月来计算吧?恐怕以季度来计算的都很少见。但是经营一个公司就不能这样思考问题了,创建一个公司,首先是要给自己一个创建期的时间,产品开发期的时间,市场运营的时间,最后才能够见到收益。一般来说,一家公司如果是生产类的,一般是要有两到三年建设期。如果去找投资人,基本上来说最少得给两年的等待期,也就是在这两年时间内,他是不会要利润分成的。因此,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得有长远打算。一家公司必须要有经营理念的支撑,否则很难走下去。这个理念对内是要让员工认同,对外是要让消费者认同。这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也叫品牌效益。

我们做自媒体,虽然不像经营公司那样需要等待两到三年的时间,但是也不能够像个体商贩那样一把一利索的思维模式,我个人认为选择做自媒体,应该从观念上是与平台共进退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选择的初期肯定是要选择一家有影响力的平台,对我们有好处的平台,一旦选择了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发展与平台同步。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我们经营的时间越久,我们个人的品牌效益就越高,这叫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往往比有形的资产更有价值,只是我们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看不到这块的利益。如果你只把眼睛盯在每一天的收益上,那么失望是必然的,即使是中央电视台,也不能够保证每天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高,但是中央电视台的无形资产是非常高的,因为它面向全国,因为大家相信,即使是地方台塌了,央视也不会塌,这就是观众对它的信任度很高,所以值钱。如果我们能够与平台共进退,一直坚持下去,粉丝的增长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我们的无形资产同样也是值钱的。做自媒体,不要总是把眼睛盯在平台给我们分的那点钱上,如果自媒体人的无形资产有价值,那么我们就可以去跟实体商家洽谈业务代理产品,广告,这方面的收入要远远高于自媒体本身的收入。我相信到这个时候,平台也一定除了播放量的收入之外,还会有额外的奖金。因此,自媒体人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点,不要只盯着每一天的播放量所产生的收益。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自己的品牌,做贴牌产品,可以自己销售,也可以和其它自媒体人合作,这是更大的规划了,今天在这里不谈太多。

因此,自媒体人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首先需要改变观念,以经营公司的思维去经营自己的媒体,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机会达到我上面说的目的。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自身的能力要不断的提高。

做媒体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产业,如果我们自身不提高,拿什么去给观众输送价值,观众不买账,自然我们也坚持不下去。自媒体人要把做自媒体当成一个企业去经营,不要当成一个生意去做,如果当成生意是走不远的,很难坚持下去。

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拥有一定量的粉丝,未来可发展的空间很大。

这就是粉丝经济的概念。

好,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下方点赞、转发收藏,并留言,说的不好,请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观看,再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liuo.com/2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