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希希,点击右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温而不沸的成长与生活】与【自媒体文案写作】干货。
这两天与朋友交流时,谈到了有关赚钱的话题,一致认为,在目前大环境下,收入不但不受影响,还能稳进增长的人,一定是非常用心。
恰巧看到了一位号主在吐槽投稿的那些事,表示深有同感。
这让我想到了,有部分来稿的作者们,也踩坑了。
有些时候,即使你的稿件再好,可能连机会都没有就被拒了。
今天特别想拿这件事出来与你分享,希望以下这3点对你有帮助,没提到的部分,也欢迎你在底下留言区补充哦。
1
投稿前,请多几分态度
前几天,我看到了邮箱的一篇投稿,打开一看,显示对方发的是一个链接形式,瞬间就想直接拒稿了。
但想到作者来稿非常不容易,自己也理解码字的辛苦,就耐心回复了对方,让对方发文件或者把文章复制到正文,重新发过来。
结果,对方发了,却是以图片的形式发到邮箱,而且一段文字有二十行左右。
这回我都没看,直接拒稿了。
都说“态度决定一切”,先不说能否被录用,但是你的态度给编辑留下不错的印象,这是非常加分的。

有些号主每天都在审核上百封稿件,像这样的投稿,基本上等于被拒。
之前看过一位作者的分享,说自己是写作新手,但投稿就被录用,我竟然一点都不羡慕。
这位作者先是把自己付费学习的写作课,琢磨学习了两百多遍,再把对方的文章与征稿函细细研读了几十遍,才投稿。
像这样的作者,活该被录用,能做到这样,足以看出她对待写作投稿这件事,是以百分之百的态度对待的。
塞缪尔曾说过:“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会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会笑着看你。”
我们想要提升自己的过稿率,一定要拿出你的态度,比如认真看征稿函的要求、注意投稿细节等等
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你对待投稿这件事,有多认真,过稿率就有多大。
其他事情,亦然如此,你的态度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2
投稿前,请多注意礼仪
从小到大,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被强调最多的便是礼仪了。
孔子先生有一句论语:“不学礼,无以立。”
之前考虑到有些作者用邮箱投稿,没有那么方便,便加了一条说明“可通过微信投稿”。
但正是这条说明,让我看到了部分作者的礼仪现状。
有些作者添加了微信后,直接发来了一份稿件,就没了下文。
若是按照我之前做私域的原则,我是直接忽略掉了。
虽然我很认真回复,但以后处理稿件越来越多时,往往最容易忽略掉便是这些稿件了。

我们用微信投稿时,建议加上一段类似这样的话:
亲爱的某某,这是我投递的稿件,麻烦你这几天抽空审核一下,辛苦你了,盼回。
相信不管是哪位编辑,看到这样的信息,都会对你多几分印象,甚至还会对你的稿件给出建议。
有些机会,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来的。
不管对方是否有录用稿件,但凡对方给出了修改建议等回复,多感恩对方准没错。
以前的自己,不论是工作,还是其他方面,只要是自己有所期盼的信息,都会反复编辑几遍,才发给对方。
结果,很多人对我的印象都很不错。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将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
别因暂时的方便,忽略了礼仪的重要性,而丢失了更多机会。
3
投稿后,请勿催稿
在没有运营公众号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号主,会在征稿函上加了一句“投稿后,请勿催稿。”
运营公众号后,我终于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邮箱里会时常有作者的稿件,如果来一份就审核一份稿件,效率就会非常慢,一天下来基本做不了什么事。
如果集中一个时间段处理,效率就会高很多。
而编辑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审核稿件,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做。
无特殊情况下,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处理稿件。最烦就是遇上那种刚投稿就来催稿的作者。
前段时间,我就遇上了一位作者刚投稿,一个小时后就催稿了。当时我还在忙别的事情,就没有来得及回复。
结果,过了2个小时,又来催稿。

瞬间,我对这位作者的印象全无了。当时处理她的稿件时,心情也是贼不爽的。
这一刻,我终于理解了那些编辑大大们的辛苦。
可想而知,那些每天需要审核上百份稿件的编辑们,若是碰到催稿的作者,即使你的稿件再优质,编辑的心情不爽,被录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下降。
为什么会有“别在心情不好时,做出任何决定”的说法了,大概是这么来的吧!
以上这3点,是希希结合近期作者们投稿的情况来分享,希望我们都可以多注重细节。
不管是投稿,还是工作,这些细节同样适用。所以,别问为什么自己总是被拒稿?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一起共勉。
-END-
往期精彩合集:
我是希希,点击右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温而不沸的成长与生活】与【自媒体文案写作】干货。
作者简介:
希希,95后自由职业者,大三开始实现经济独立,既爱搞钱又爱旅行,深耕自媒体写作+个人成长,关注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这一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liuo.com/1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