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人,从月薪800元涨到5万,需要多长时间?
三年?五年?还是根本不可能实现?
有个女孩,她只用一年时间,就达成这个目标。
2015年,她被邀请到《鲁豫有约》现场。
2018年,她上榜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2019年,她被邀请到《快乐大本营》。
现在,她全网的粉丝数量高达2500多万。
她就是知名美妆博主,深夜徐老师的号主——徐妍。

(徐妍)
如今,她已成立自己的公司,年收入达到千万元以上。
可多年前,她的月薪只不过才800元,还险些找不到工作。
从当初那么低的月薪,到现在让人望尘莫及的收入,她是如何做到的?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徐妍1991年出生,是个广东女孩。
从小到大,她按部就班地上学,顺利考入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
当初,她原本是因为兴趣,才选择这个专业。
可直到开学后,徐妍才知道,大多数同学选中文系的原因,是因为高考没发挥好,别无选择。
所以,每次和别人聊起专业,她都能体会到那种“你成绩差,才读中文”的眼神。
再加上她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在日常生活中,总莫名地带着点小自卑。

(徐妍)
而事实证明,中文系不仅在校内受“歧视”,在校外也不好就业。
毕业后找工作,一般只有这三个方向:
一、去培训机构教外国人学中文。
二、转行到广告行业写文案。
三、做报社编辑。
在选择面极度狭窄的现状下,2013年,还在上大三的徐妍,就早早走出校门,寻找实习机会。
起初,还没有工作经验的她,只能去肯德基试试水。
几天后,她接到去门店面试的通知。
当天,徐妍早早来到门店,但得到的回复是:
“这里没有你的简历,我们也没有通知你来面试。”
她心里有点愤愤不平:“明明是你们先通知我的,怎么翻脸不认人呢?”
徐妍忍着一肚子委屈,走出大门。
事后,她记上了仇,只要路过肯德基,那段不愉快的记忆,就会自动浮现在脑海中。
徐妍气不过,就故意跑到麦当劳用餐,用这种幼稚的方式,来发泄怨气。
直到半年后,徐妍竟再次接到电话:
“喂,徐妍女士吗?上次通知你面试,你怎么一直没来?”
“啊?我去了;你们说没有我的名字,不让我去面试啊。”
“你是不是走错到对面的肯德基了?”
她这才后知后觉,原来那条街上有两家肯德基。
而她去面试的,恰巧是另一家公司。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她都会嘲笑自己太蠢。

(徐妍)
小小的插曲,并没有阻挡她的实习之路。
这家公司不要她,就去另一家公司尝试。
只要面试公司足够多,肯定有机会。
就这样,在徐妍实习的一年时间里,把有机会做的工作都做了。
去婚庆公司打杂,去银行当大堂经理,卖过手机卡,给外国高管做过中文培训……
转眼就到大四,别的同学刚开始找实习机会,徐妍却已经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
此时,工作早的优势明显展现出来。
她在同学们中间脱颖而出,得到一份月薪7500元的品牌策划工作。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竟让还未毕业的她,舍弃了这个宝贵的工作机会。
当时,徐妍刚实习不久,大老板要过来开会。
上司嘱咐徐妍:
“小徐,你先提前准备,把会议室收拾一下。”
她去会议室,把能预想到的事都先做好了。
没想到,大老板开完会,回去就投诉了她。
原因是徐妍在会议室放置的,不是他最爱用的纸巾,因此很不满意。
心高气傲的徐妍哪儿受过这个委屈,一气之下就提出离职。
她现在形容自己:
“我当初就是个‘愣头青’,做事太冲动了。”

(徐妍参加活动)
而她也因为这些不同的工作经历,专门总结出自己的工作诉求。
第一、每天能穿不同的衣服。
之前在银行实习时,每天都要穿统一颜色的制服,她感觉太单调了。
所以,她希望在一家对穿着没要求的公司工作,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第二、工作环境宽松、自由,适合年轻人。
对徐妍来说,之前的工作环境太拘束,连搞错纸巾品牌都会被骂。
所以,她希望自己即便在工作时,也能保持自由的灵魂。
现在想起这些,徐妍都忍不住吐槽,当时的自己真是心比天高。
但令人意外的是,徐妍还真就得偿所愿,找到一份近乎完美的工作。

彼时,新媒体行业势头已起。
南方报业为追赶潮流,成立新媒体部,急缺人手。
人事部门就在筛选下去的简历中,挑选出几个条件还算可以,能马上到岗的人到报社工作。
这个天降的机会,刚好砸到徐妍身上。
当时,她正闷在宿舍里,盯着电脑到处投简历。
突然,电话铃响起:
“您好,是徐妍吗?我是南方报业的人事……”
面对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她表面上说考虑一下,心里其实早乐开了花。
很早之前,徐妍就给南方报业投过简历,只是对方一直都没回应。
她本以为已经没机会了,谁成想,事情竟然发生转机。
虽然实习月薪只有800元,还不及上份工作的九分之一,但这却是她最喜欢的一份工作。
父母和朋友得知情况后,都对徐妍的选择充满疑问。
“每个月拿七八千的稳定工资不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在月薪800元的报社吃苦?”
但在徐妍看来,和金钱相比,她更在乎做的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及接下来能给她带来的可能性。
2014年,她毅然决然地走上这个岗位。
但她属实没料到,自己的事业之路,竟如此顺利。

(徐妍)
做事一向认真的她,有事没事就研究,怎么才能把文章给写好。
于是,她注册私人公众号“深夜发媸”,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做练笔。
最初,她想起名“深夜发吃”,但是“吃”字已经被注册了,于是就用了古汉语里面的“媸”。
注册成功后就开始码字,从动手写到修改完成,最后顺利上传,整整花了四个多小时。
第二天,她满怀期待地查看后台数据,却发现,阅读量0,留言,还是0。
她原本想,文章再差,也应该有几个人看,这才对得起自己一晚上的辛勤劳动。
为此,徐妍心里非常失落。
那时候,她连躺在床上都在想:
“如果有一天,我的公众号粉丝能超过200,那可太厉害了。”
奔着这个小目标,徐妍每天坚持更新。

(徐妍)
写得多了,自然获得关注的机会也多了,她的文章阅读量从0开始慢慢上涨。
不知不觉,徐妍更新一个月,还真得到200多人的关注。
看着后台数据稳步上升,她暗自窃喜,感觉自己已经是人生赢家。
陶醉在这种小小收获的喜悦里,写文章成为让徐妍很开心的一件事。
每天下班,她都会花三四个小时写文章,排版,再发布出去。
转发到朋友圈后,又引得不少人点赞。
起初,她的公众号定位并不是时尚美妆,而是情感领域,专门更新情感文。
因此,公号后台的私信都是这种文风:
“号主,我喜欢上一个男孩,可是他不喜欢我怎么办?”
“号主,我忘不了我的前男友怎么办?”
“我今年已经18岁了,还没有谈过恋爱怎么办?”
甚至,还有网友在某问答平台提问:
“要经历过多少个人渣,才能写出深夜发媸那样的文章?”

(某平台问答)
就这样,她坚持写了一年,已经积累30万读者,在圈内已是小有名气。
徐妍因此变得自信起来,也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当时,公号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经稳定在三四万左右。
工作之余,她还会接一些额外的订单,帮客户写文章和推文。
时间久了,找她写文章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次,她大概估算了一下,发现额外收入比工资还多。
而且,她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写公号,实在应接不暇。
权衡之后,2015年初,她辞职离开报社,开始自己单干。
父母听说她辞职的消息,急忙打电话询问:
“徐妍,你辞职后在干嘛?”
“我就在微信上写东西啊,然后分享朋友圈。”
父母听后,直接惊呼:
“那不就是微商吗?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你为什么要去做微商?”
徐妍只能耐心解释,自己到底是做什么的。
《晚晴集》里有句话:“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能努力坚持下来,总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徐妍就是如此。
但她的巅峰期,并未止步于此。

(徐妍)

从报社辞职后,徐妍全心全意运营公号。
她每天坚持更新,短短几个月,文章阅读量就篇篇过10万。
看着后台“漂亮”的数据,她感觉倍儿有成就感。
其实,她也明白,能发展那么快,主要也是赶上自媒体发展的大好趋势。
当时,能做到篇篇过10万阅读量的公号并不多,“深夜发媸”因此成为行业标杆。
很多人一脸羡慕地问她:“你怎么做到的,好厉害啊!”
有时候,徐妍经常会看到一些研究自己公号的文章:
“如何复制深夜发媸?”
“深夜发媸的排版是怎么做的?”
那段时间,徐妍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甚至还被邀请到《鲁豫有约》的现场。
2015年上旬,《鲁豫有约》评选了10个年度最值得关注的自媒体,“深夜发媸”就位列其中。

(徐妍)
父母看着女儿竟然上了电视,还是知名的《鲁豫有约》。
他们不再反对女儿的事业,甚至逢人就说:“我家徐妍上过电视,还见过主持人鲁豫嘞!”
而徐妍评价那段经历,就是一句话:出道即巅峰。
她刚开始全职做自媒体,就收获行业的认可,也得到太多的宠幸,就像在做美梦一样。
但巅峰之后,往往都会走下坡路。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徐妍的事业陷入瓶颈期。
再加上她年纪轻,对情感问题也只是一知半解。
不过是占了文笔好的优势,吃了行业上升期的红利。
俗话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徐妍感觉自己就是众多裸泳者之一。
她明显感觉到,自己“江郎才尽”,已经没东西可写了。
虽然表面上的阅读量还是篇篇过10万,但只有她知道,自己的脑子早就空空如也。
每天最烦恼的,就是“今天写什么”。
绞尽脑汁,写来写去,也不过是重复而已。
徐妍意识到,自己被困在了死胡同里。
她变得极其焦虑,情绪也莫名烦躁,动不动就摔门、砸床,每天都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
好在堕落一段时间之后,徐妍就逼迫自己开始调整状态。

(徐妍)
也就是那时候,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公众号进行转型。
停止写情感文,转向其他领域从零开始,这样对成长更有帮助。
她先从自己感兴趣的时尚美妆入手,并成立公司“妍媸文化”。
可转型哪儿有那么容易,她的想法还是太简单。
一开始,就遇到太多的问题。
她看似爱打扮,喜欢买买买,但其实对时尚领域一窍不通,甚至连包包的名字都会搞错。
比如,一般在时尚领域工作的人,都会了解:
一个大牌旗下有多少个品类的包,每个包长什么样子,出自哪个设计师之手;
每个包包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哪一类人群……
但徐妍,根本没提前了解过,自己先是一团懵。
而且,做时尚博主的话,自己先要长得漂亮或者很有特点,要有与众不同的审美,要会拍照,会摄影,会后期……
所有这些,徐妍都不是行家里手。

(徐妍)
她就像一个愣头青,毫无准备,仅凭着一时头脑发热的兴趣,就贸然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
由于她太不专业,写文章总会拼错明星和品牌名字,认错脸。
特别是一些国外明星,经常搞混。
甚至还会把上一季的新品,写成下一季。
因此,她的文章总被读者抓到把柄:
“就您这样,还做时尚博主呢,上一季和这一季都搞混了。”
“你把俩明星都认混了,太不专业了,还是滚回去写情感文章吧。”
这些还都是小问题,当时最大的困扰是,老粉不理解徐妍为什么突然转型。
因为没提前讲清楚,突然转变方向,导致很多老粉纷纷取关。
每次打开后台,粉丝数量都在往下掉。
她用一年时间,辛辛苦苦吸引来的粉丝,最后都掉得差不多了。
甚至有读者在后台攻击她:
“你为什么不坚持做你自己?”
“你一定是因为金钱,才选择了转型。”
而那时候,徐妍年轻气盛,总是控制不住脾气,常常在留言区和粉丝吵架。
那段人生低谷,简直让她崩溃。
有一次,她看到某平台上的“最讨厌自媒体”排行榜。
“深夜发媸”竟然位列前三。
但她不是个轻易服输的人,甚至情况越糟糕,越能激起斗志。
她依然在一片反对声中,坚持走自己的路,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为了写好稿子,徐妍开始大量翻阅时尚书籍,学习和了解各大品牌知识。
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敢看留言板,而是关起门来专注写稿。
每天早上九点上班,一直加班到半夜十二点才回家。
每次走出公司大门,外面已是灯火阑珊。
有一天,她照例半夜下班,坐在车里,看着外面的夜景,她问自己:
“不知道哪一天,我才能在白天的时候下班。”
她没空跟朋友吃饭,也没有时间看电影、逛街,就在这样近乎封闭的工作环境中,坚持了两年时间的深度耕耘。
慢慢地,她的文章质量开始提升,公众号也积累了一批新读者,部分老粉也接受了她的转型。
她终于鼓起勇气,打开了后台留言板。
徐妍发现,没有人再骂她,质疑她了。
取而代之的,是读者在认真讨论文章内容。
她顿时感觉,这两年的努力都值得,一切终于熬过去了。
“深夜发媸”公众号发展起来后,她又运营多个公众号:“深夜种草”、“彩妆小兔几”、“Other Fashion”、“我是球球菌”。
不仅如此,徐妍开始踏入短视频领域,建立账号“深夜徐老师”,通过采访朱一龙、章子怡、杨幂等明星而爆火。
但采访多了,她发现,粉丝数量又趋近于饱和,不再上涨。
于是,为了寻求突破,她又开始转移方向。
2019年,她开始与知名化妆师毛戈平合作拍视频,还因此登上微博热搜。

(徐妍拍摄化妆视频)
现在的她,已成为自媒体头部时尚博主。
回看她走过的创业路,一直都在寻求自我突破。
辞去稳定工作,开始公众号运营;
从情感大号主,转型时尚号主;
从公众号,转移到短视频领域。
而在这不停改变的过程中,她的事业也一直呈现螺旋式上升。
当一个人愿意改变,愿意主动拥抱人生的不确定性,就会拥有更多成功的可能。
正如徐妍,若她一条道走到底,没有改变,不去挑战,或许不会达到今天的位置,也不会成为拥有千万粉丝的大博主。
人生短暂,机遇有限,当前进的道路上出现障碍怎么办?
看看徐妍,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填不平的坑,也许转个弯就是机遇;
走不顺的路,换一种方式去尝试。
人生风景千千万,总有一个角落属于自己,加油干!
作者:朱小鹿&蒋一格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liuo.com/1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