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运营,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平台?

#我在头条搞创作#

说起来有点没正形,侍弄这个头条号的我们,是一对老夫妻。真的很老,两个人加起来超过一百岁了。这么一把年纪的老人,怎么会赶时髦来到头条写文献丑呢?今天就来唠叨唠叨这件事儿的起因和现状吧。

我和媳妇是同一部队大院长大的,都是第二代东北人。八十年代离家求学,在外漂泊了大半辈子。今年1月,我率先光荣退休,马上就要到来的八月,媳妇也该退休了。

退休前我在一家科研单位工作,可以理解为作历史研究的吧。媳妇在部队的媒体任职,是一个小小的业务干部。从十七、八岁背井离乡的我们,退休之后最想干的是什么?最想的事情,就是享受一下父母双全的天伦之乐。说实话,有父母罩着的童年、少年,刷的一下就没了,很怀念。于是在去年年底,我们一起回到年迈的四位老人身边。

年初的时候,因为大家都理解的原因,居住的小区被封闭了,说好的回来陪伴、侍奉父母,现在仅仅隔着两条街却不能去看望他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郁闷。媳妇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暂时不能归队去站最后一班岗。于是,我们两个老家伙就过起了刷手机“起哄打镲”的日子,真是无聊透了。

忘了具体是一月几号,媳妇也不怎么刷到头条号,忽然就来了兴趣,对我说:咱们再注册两个自媒体吧,一人一个,看谁写的内容吸引人,展开一个“比赛第一,亲情靠边”的写作比赛。

写文字这事儿,刚好是我和媳妇结缘的开始。那年,我高三,她高一。虽然在一个大院住着,也是同一所高中,却没怎么搭过话。命里注定,那年有一个省里的作文竞赛,我们俩被指定为学校参赛选手。

还记得竞赛的题目,有一个选择题是写散文或者复杂的记叙文,范围就给了一句话:童年的那个春天,让我难忘……

按照80年代的规矩,这样的要求之下,必须要写的几个内容,不外乎学雷锋、除“四人帮”、拨乱反正刻苦学习努力奔向四个现代化什么的。

我却没有这样写,而是讲了七岁那年春天的真实故事:当时,在大孩子的带领下,躲着大人,沿着锅炉房暖气通道钻到一处没人发现的地下室。我们居然找到了一所日本关东军遗留的地下仓库……

媳妇与我一个考场,自然就搭上了话。一路骑车一路聊,才知道她选的也是这个题目。她更神,写得是大院中的几个小女孩看了革命电影后,学大人的模样组织了一支队伍。队伍的正副司令都有了,但是就是没有名字。

叫娘子军?人家毕竟是小女孩,不妥;

叫儿童图?又无法跟男孩子区别开……

就这样吵来吵去,女司令一上午换了好几个,名字始终都没取好。中午,吃顿饭睡个午觉,下午再见面,这支队伍就瓦解了,女孩子们又开始愉快地跳皮筋……

毫无悬念,那次比赛我们是双双,对,是双双,双双金榜无名。当时并不在乎落榜的结果,更在乎的是搭上话的现实,以及以后的以后,未来的未来。

未来说来就来。大学毕业后,媳妇当了记者,写文章是家常便饭。我虽然也有许多许多案头工作,但是写的东西大都不能对外。写字儿的事从小把我们连在一起,生活的现实,又迫使我们无法写出一样的文字。

听到媳妇说要展开一个“比赛第一,亲情靠边”的写作比赛,意识到这是要圆一个梦,立刻就答应了。说赛就赛,由于还没办理地方身份证,就请一个朋友帮忙注册了两个自媒体号。我们两个老小孩用抽签的方式选择平台,我抽到的是头条号,她抽到的是某易号。具体的日子记不清了,但是头条显示,今天是进驻的第150天。哈哈,时间真快,转眼就快半年了。

有阵地了,就写吧。说心里话,媳妇虽然是在媒体工作,但是我对她,以及他们的八股文风一直不屑。可是人家坚持号称自己是专业的,并用“专业”的姿态打压了我三十多年。为了报仇雪恨,为了证明自己,率先动笔。写好之后,媳妇过目。看完她笑了,嘻嘻哈哈地说:挺会钻空子啊,跑自媒体上精神污染来了,还真是XX越多越反动啊。

听她这么说,心里还真有点没底儿,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自媒体,敬畏感是真的满满的。

那会儿我打算写一个系列,罗列古代文化中的男宠现象,从秦汉写起一直到清末。首篇就是写秦汉,讲了嫪毐审食其的故事。别看是首篇,还真找到开门红的感觉,展示量应该有几十万,阅读量也是一万多,粉丝也加了20几个。

在媳妇这个正牌记者面前,对于 “写字儿”的自信丢了三十多年,没想到,三十多年后一出手,还真有点虎虎生威的架势。啥也别说了,再接再厉,趁热打铁吧。于是写好第二篇魏晋篇,主要写的是贾皇后

第二篇的表现也算理想,刚发出不到2小时,阅读量已经过了4千,粉丝涨到109了,多顺利啊。唯一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是一位读者的留言:你要是这样写,别人怎么办,大家会不高兴的。

别人是谁?大家为什么不高兴?当时正兴奋着呢,也就没有仔细理解这位“好心大哥”的忠告。立刻着手写第三篇——南北朝篇,这次要写徐娘半老和胡皇后

憧憬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第五天早上,第三篇写好,却迟迟不过审。大约等了两个多小时,原因一直是说“投稿量激增,请再等……分钟”。

3个小时了,还没过审,却等来了两条通知,前两篇因为涉嫌引起不良联想,只能给粉丝阅读了。我这才107个粉丝呀,展示给粉丝阅读,不是就是不让读吗?

于是连忙申诉,结果立刻无效。

正在郁闷,第三篇终于过审了。与过审同时来的还有一个限制阅读的通知,这跟不过审也没啥区别吧?兜头一大盆凉水,把我刚刚还火热的心浇得拔凉拔凉的。

媳妇乐了说:你看你看,都说你这样不行吧。咋样,报应来了吧?改吧,也许改好了能给你放出来,别起手写出的都是嫌疑犯,多丢人啊?

于是,我辛辛苦苦却一直云里雾里地改稿子。这时,媳妇在某易发了首篇文字,立刻获得这样的战果——

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运营,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平台?

看人家的展示量、阅读量和一堆堆的分享、留言,我脆弱的自信几近崩溃。

接下来,我的稿子无论怎么改,就是不行。修改次数用光了,基本等于重写了一遍,还是不行。索性删掉重写,也只有一篇能够开放,展现量不过3万。几天前的辉煌瞬间变成了无奈的苍凉。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月底到二月中旬期间,中间我又试着写过一些稿子,结果都是象征性展示后无人问津,107个粉丝也刷刷地掉到了87……。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小区解封后,媳妇归队前,又发了一篇很短的文字,效果是这样的——

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运营,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平台?

至此,意兴阑珊的感觉油然。媳妇归队后,白天陪着四位老人,夜晚就和儿时伙伴、昔日同学聚会热闹,写头条的事情暂时忘到了脑后。

热闹了没几天,聚会又不方便了。不能堂食,去谁家都是麻烦的事情,而且也可能有不可预知的风险,非必要不出门,大家都懂得。索性就陪着四个老人捏冻饺子玩。几天的功夫,两边老人家里的冰箱全满了,正当我惦记着给他们分别置办上小冰柜存放冻饺子的时候,老爷子发话了:现在我打嗝都是饺子味,你们再包一冰柜,我放屁都得是饺子味的……

没有别的消遣了,只能守着电视陪播音员说相声,她负责捧,我负责逗……

俗话说,老天爷闲不死傻家雀儿,正当百无聊赖之时,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俄乌打起来了。要说别的咱们外行,分析个打仗动武什么的,好歹不算陌生。俄乌开战第一天上午,在战友组的微信群里畅畅快快地聊了几个小时。

媳妇一直不作声,就是默默地听,等我们聊累了,她把语音转文字,把我们的胡侃编辑成了稿子,又找了几张照片,打包一道传来,并吩咐到:少出去喝酒吧,以后写点这样的东西发到头条和某易……

听老婆的话,跟党走。多吃饭,少喝酒。这是一贯遵循的工作纪律,退休了也得遵守工作纪律不是?再说了,开局就输得服服帖帖,赢家又都给咱整理好了,咱还敢磨叽吗?发吧。

头条发布我们首篇俄乌战争的分析《俄乌开干:大俄凶悍,小乌不面》,展示量两天不到就是100万,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这个数字的确让我怦然心动。

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运营,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平台?

这股激动劲一直保持着,说起来真不像是五十多岁的老头,而像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激动归激动,却是好事多磨。俄乌战争持续的过程中有琐事耽误了一段时间,转了几篇老婆写的东西,在头条这面效果也不是很好。直到五一,不再瞎忙的时候,静下心来写了一篇《乌克兰,不讲武德?》,两天之内阅读量就达到5万7千多。

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运营,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平台?

好歹算有个缓冲点了,不至于让媳妇甩得太远。想不到的是,媳妇自己也写了一篇,在某易拿到了11万的阅读量,粉丝数嗖嗖地窜。

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运营,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平台?

哎,说不得,毕竟人家是专业的。但是,专业的也有崴泥的时候,也就是在她这篇文章后面,我发现了一个网民在回复里直接开骂。俄乌打的激烈,挺俄派、挺乌派,也打得跟热窑一样。激烈归激烈,直接骂作者的并不多。这位直接骂作者的伙计,让我不由地想起当初警告我的那位“善意大哥”……

果然,从此以后,只要是媳妇的文章,某易那面不是审三天就是四天,最快的也是两天多。更多的时候是漫长的等待后,给出死刑判决。理由很简单:内容不适合发布……

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运营,一个人怎样做自媒体平台?

不过,我此时却对写头条号有了兴趣,就是因为这篇《揭秘:给间谍动刑逼供,基本不可能》。

在我当小工给媳妇发文时,看到一个大黄V发表一篇很扇的文字,说戴笠领着军统,直接用酷刑把“南造云子”给弄残废了。

虽然那是大黄V,但文章从人到事,假的跟《西游记》有一拼,我觉得不带这样欺负人的,就模仿媳妇的笔法,草草写下了这篇。虽然展示量不算大,阅读也就3万多,但是,与大家的交流却持续到深夜,这可比跟电视播音员逗哏、捧哏有意思多了。

随着媳妇最后一篇有关俄乌战争的文字再次被限流之后,我们默契地开始不再写任何有关时局的文字,那些都是别人的菜,咱不动不碰,就写点自己想说的往事还不行吗?

果然,当我试着认真圆一个写字的梦,认真地讲述点不虚假的故事时,收获让我大跌眼镜。《中国谍战2:“赤谍”赵一曼留下的谜》点赞量达到1400,《赵尚志和他的土匪弟兄(简略版)》涨粉量达到5百多。对我这个在头条上写字的老汉来说,这些数字太炫了。

尤其是《赤谍》这一篇,居然有了70多元的收入。虽然当时不是周四,不能提现,我也兴高采烈地邀请了当初为我注册头条号的朋友,请他泡澡、喝茶带午餐,花费了将近700元。

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情,竟然引出了往后的日子要为赚钱而写头条的笑谈——

女儿在国外工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孩子已经整整两年没回家了。前几天,在家庭小群里,孩子说年底无论如何要回来一次,太想家了。媳妇马上接话,爽快的说:回来吧,往返机票让你爸爸报销,你爸爸写头条呢,报销机票就是个小意思。

女儿听了,吃惊片刻,继而假装嚎啕大哭说:这还是亲爹妈吗?等着我爹写头条的钱买机票,我也该老得走不动路了吧……

说实话,我可从来没有这个打算,别说孩子小两万的机票钱,就是挣到烟钱和茶钱,我都没敢想过。但是面对青梅竹马,“从小无赖”的媳妇,还能辩解吗?只好对女儿说:那个……你放心,万一老爸创造奇迹呢?

打这儿以后,女儿每次和我们通话,总要追问一句:奇迹还在酝酿中吗?

……

太啰嗦了,最后说几句更实在的话吧:

靠写字儿在自媒体上赚钱,不是我的初衷,我自忖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自媒体可以圆我一个梦,这个梦是青年时代丢失的,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的写字儿并且有读者的梦。

还有一点也是我看重的,就是挑战。从思忖篇章结构,到琢磨流量互动,对于我这样一把年纪的门外汉,不是挑战吗?我觉得这个挑战益智怡情,很好玩。

这就是我们两个老家伙断断续续在头条折腾了150天的故事,讲得没有年青人好,罗里啰嗦的,还请包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liuo.com/12383.html